历史好比一艘船,装载着现代人的记忆驶往未来 ---[英] 史蒂芬·斯宾得
从小我们就接触学习历史,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学生时代,曾听历史老师讲,45亿年前,银河系有了地球。几十万年前,地球上有了人类。先是非洲,而后欧洲,然后亚洲,最后美洲。那时,人类从来就没有什么民族的概念,有的只是部落、家族和无休无止的迁徙。
民族,是人类进化和进步的标志。自从有了民族,民族和民族之间就开始有了竞争,进而有了争夺,最后演化成战争。但战争也好,争夺也好,竞争也罢,无非是为了更好地活着。
但是,有一个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已经很久了——那就是我们的前人从何时起由个人组成了氏族,由氏族结合成胞族,由胞族形成了部落,由部落扩展成联盟,由联盟发展成了民族。
也许民族的形成本来就很随意,不过是一伙人在林中打猎,一伙人在草原放牧,一伙人在平原耕田,一伙人在水上打鱼;打猎的人穿起了皮袍,放牧的人喝起了马奶,耕田的人住进了房屋,打鱼的人习惯了坐船;他们有的崇尚日月,有的敬奉鬼兽,有的讲着山话,有的学会了鸟语。于是,就有了光怪陆离的风俗、南腔北调的语言、肤色各异的人种、五花八门的民族。
这些民族或大或小,或强或弱,或老或新,或生或灭,都有着自己的传奇经历,都是一部精彩纷呈的大书。可是,一直没有一本系统介绍他们来龙去脉的书。迄今为止我们称作的“中国史”只能是算是半个中国的历史,历史学家们所记录的大多是中原王朝的兴衰荣辱,各少数民族即便偶然被提起,也不过是因为与中原王朝的瓜葛而被迫匆匆的一笔带过。因此,在历史资料匮乏的情况下,专门讲述传统中国边缘的带少数民族的历史,无异于和“正统”的历史学家们较劲,困难程度恰如一名小学生端坐在书桌前读博大精深的《易经》。
《另一半中国史》的出现填写了这一空白。只用了六个字就涵盖了中华文明的独特气质,正如作者说的那样,它没有断代史的宏伟,也没有编年史的细密,它最多算是各个少数民族历史溪流中叮咚流淌的传奇故事。而且,告诉大家的其实都已经发生过并且也被人不止一次地叙述过。稍显不同的是,通过追综求源,使模糊的民族渊源变得明晰;通过归纳整理,使残缺的民族记忆变得系统;通过剖析思辩,使单调的历史事件变得有趣;通过去粗取精,使干瘪的历史记录变得生动。在汉文化为主流的文化长廊中,永远镌刻着中国多民族的绚丽身姿。更为重要的是,当我们依稀记起匈奴、柔然、乌孙等古民族时,在《另一半中国史》里,令人惊奇地看到了他们的生死离别和爱恨情仇。“另一个中国史”是一个智慧而大胆的论断,当我们不能从史学家的著述里找到这个概念时,就有理由说它是独一无二的。由此我们应当向作者致敬。他是一个用心阅读、勤于思考的思想者,他对中国文明的起源充满崇敬和率直的拷问。在“文化喧嚣”的时代,坚守、沉静、思索和高雅的情趣成就了这部就得住历史检验的著作。
一、读这本书的第一感受,套用一句时髦的语句模式,就是---累,并享受这。
此书不似休闲的小说可以一目十行,任何一个小的段落都不敢错过,经常是看后面还得翻前面,书中信息量很大,只觉得读过还是囫囵吞枣,仿佛历史博物馆一日游,但却是像一条丝线把脑中一颗颗散落的记忆珍珠串了起来。
二、第二感受是---长,并贯连着。
中国有着浩瀚的历史,历史上多民族文化铸就了中华文明。这部书,从另一种视角,完美展现了除汉族历史以外,人们关注较少的少数民族的历史。从第一个胡人的故事---匈奴;前赴后继的东胡兄弟---乌桓与鲜卑;昙花一现的游牧帝国---柔然;真的是匈奴吗---白匈奴;从大草原走向东罗马的---突厥;大唐帝国的亲兄弟---回鹘;风云一时的大辽国---契丹;从白山黑水走来---靺鞨;西部牧羊人---羌;盛开在雪域的格桑花---吐蕃;兵败淝水的历史童话---氐;印欧人伸向东方的箭头---月氏;席卷欧亚的黄色狂飙---蒙古;名副其实的流浪汉---乌孙;卧薪尝胆的典范---越人;大理国的另类传奇---西南夷;被历冤屈区的夜郎国---濮人;直到沉睡千年的绿洲神话---楼兰,讲述着华夏大地周边额度一些神秘民族与我们历史朝代同生存、共兴替的那些岁月。每一个都是美丽的传说,每一处都有令人神往的风光。或沉或浮,或盛或衰,或忧或乐,或悲或叹。或歌舞升平,或哀鸿遍野,或风光迷离,或风花雪夜,引人入胜,令人陶醉,高山般的壮阔,大海般的深邃。那是昨天的长影,而她美丽的歌谣和故事依然盈荡在我们的文化记忆长河里,像一道道涟漪,在阳光的照耀下,依然显现出耀眼的光芒。
三、第三感受是---说,并另类着。
作者一改以往史学家的著述方式,不以史料堆砌为目的,也不一单一历史事件为关注点。中国历史的编著向以中原王朝研究的新拓展。在一般历史教科书和学术著作中不涉及的内容,她都作以详细的探讨。一个个精美的故事,浓缩在《另一半中国史》中,往大了说就是补缺了中国历史的遗憾,往小了说就是中国历史更尽善尽美。书中资料来自中国权威正史著作和历史文献,材料详实,可靠。
四、第四感受是---史,并演绎着。
开凿每一个历史的隧道,尝试一件很枯燥的事。但作者能在故纸堆里披沙炼金,钩沉发微,并巧妙搬移有趣的故事、传说、轶闻、掌故等,虽洋洋数十万言,但读书并不觉得累。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带领读者图为尘封的历史大门,众多的历史碎片喷薄而出,串联出泱泱中华额度民族融合画卷。书中对一些历史争议性条约,如澶渊之盟等,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些历史之外多说的话,有了些演绎的成分,但正是这些模糊的演绎使读者无论是否喜欢历史,但只要握卷在手,细细品读其中一两个章节,很快就会爱不释手。
五、第五感受是---叙,并议论着。
读该书初始夜场在一个段落上徘徊许久,不知其意何为,然而慢慢读下来,作者的理论构架每每出现并浓重阐述之,隐失的阅读张力也一再地受到激醒,便明晓原来如此这般。本书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中国少数民族历史的进程,着眼于现代型经济体制如何为传统社会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机使其在,并常从纵向叙事里逃脱的横向比较,乃至一块块具体制度的勃兴亡史。犹如一把梳子,把历史盘根错节之处梳理一番;又犹如一把椅子,站在一个高度,俯瞰历史,不可不读。
六、第六感受是---论,并思考着。
书从民族团结的视角考察历史,酌以高深的研究及思考,写尽历史长河中各民族的彼此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分析出中华五十六个民族不能分割的原因。
此书的巨大人文和政治价值在于一个鲜明的观点:尊重少数民族,重视少数民族;团结与融合是中国历史的主题,分裂和战争是中国历史局部。在同一块土地上,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也许属于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甚至在争夺生存空间而厮杀,庆幸的是千年以后的我们是兄弟、姐妹、朋友。我们有同一个祖国---中国,属于同一个民族---中华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