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思管理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返回列表

以史为鉴思管理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徐新清

明万历帝,执政前期不可谓不勤政,执政后期又不可理解的堕落,执政期间有正直睿智聪慧的张居正,有圆滑世故左右逢源的申时行……内有忠臣外有良将,本应开拓一个盛世之景,却最终让大明朝自此走向了衰落,万历十五年,作者取了一个看起来十分平凡的一年,却用诙谐有趣、洞察世情的笔触,写出了一个历史的转折,写出了一个王朝衰落的序幕,写出了封建王朝管理体制下君王的无可奈何。一本史书,读来没有任何的晦涩难懂,明丽畅快的词句,娓娓道来的邻家大叔讲故事般的把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呈现在眼前,这些人、这些事就像是刚刚发生一般的徐徐展开。故事本来通俗易懂,读来却被故事后面沉重的历史背景压得心情抑郁,掩卷长思。人性自古如此,管理既然离不开人,离不开人心,就无法绕过去人性,在此,历史和现实是相通的,古人今人都面临社会治理体制、管理机制,于是,再翻开前篇,细细读来,感悟、思量、同感、共鸣……如此,经月余仍未读完前半部分,却越读越有滋味,诵之念之,感慨作者用心良苦啊!


思考一:人性本善还是本恶?

《三字经》开篇告知,人之初,性本善。说人性是善良的,只不过后天的环境和教育,让人有了从恶的习惯和不良的素质。达尔文的《进化论》,讲述自然界弱肉强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动物界乃至人类为了生存,不得不去杀掉对手,这又很难说善,似乎应该是一种自私的行为。《万历十五年》中,宰相申时行在管理国家时发现了贪腐问题,实质为人性中的私欲。他认为要消除大家不愿公开的私欲是不可能的。因为整个社会都认为做官是一种发财的机会,一个人得中进士,立即有人前来出谋划策,如何买田放债,如何影响诉讼,如何利用权势作额外收入的资本。至于官员本身,向这种社会风气投降的程度则各有不同。大多数人觉得在似合法又似非法之间取得一部分额外收入,补助官俸的不足,以保持他们士大夫阶级的生活水难,与情操无损。另有相当数量的官员,则声名狼藉,其搜刮自肥的劣迹令人愤慨。再有一部分极端人物,则属清高自负,一介不苟取于人,这绝对的道德观念,可以由古怪的南京都御史海瑞作为代表。因此,在管理上,他所采取的措施是与其暴露各人的阴,毋宁提倡他们的阳。提倡官员政治业绩考核,利用官员为国家所做的贡献,在贡献中搞平衡。

记得很多年之前读过一本书,里面提到人性本是自私的,天下之大,熙熙攘攘,皆为利来。马克思的资本论也是建立在人们对自身价值、自身利益的追求上,社会主义的劳动者的内在动力,如果从“利他主义”的道德视角来看,劳动者自觉为社会、为他人多作贡献,借以自我实现,是为“善”,如果从“利己主义”的个人视角来看,劳动者凭个体劳动追求最大的个人利益,是为“恶”,18世纪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的“一只看不见的手”,其实就是劳动者从谋求个人利益出发的劳动动力。社会(国家)管理者应该利用“恶”(动力)发展生产力,尤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该是社会发展动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思考二:政策的制定实施到底靠官员还是百姓?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类自有部落群居开始,就有规矩,后商鞅变法,出现了国家体制机制,延续千年。每一个朝代立朝之初,都会颁布法令,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以法令来约束臣民,以道德来规劝人心向善,以儒家经典管理来笼络人心。那么,一个好的制度,要实施贯彻下去,到底是靠官员还是百姓呢?如何评判一个制度的好坏呢?

宰相张居正为人正直、刚正不阿、令行禁止,甚至对皇帝都要求十分严苛,每天的读书时间、练字时间都必须严格遵守,然而虽然其在位时,全国上下政令通行,国家经济繁荣向上,但其刚刚去世,就遭到了百官弹劾,甚至最后连皇家都不再保护他,掘坟鞭尸,撤掉了一切供享和死后的尊荣,连累了后代。宰相申时行以前车为鉴,圆滑世故,将政策的执行和官员之间关系的和谐做了一个统一,他认为一项政策能否付诸实施,实施后或成或败,全靠看它与所有文官的共同习惯是否相安无扰,否则理论上的完美,仍不过是空中楼阁。这一帝国既无崇尚武功的趋向,也没有改造社会、提高生活程度的宏愿,它的宗旨,只是在于使大批人民不为饥荒所窘迫,即在“四书”所谓“黎民不饥不寒”的低标准下以维持长治久安。这种宗旨如何推行?直接与农民合作是不可能的,他们是被统治者,不读书,不明理,缺乏共同的语言。和各地绅士合作,也不会收到很大的效果,因为他们的分布地区过广,局部利害不同,即使用文字为联系的工具,其接触也极为有限。剩下唯一可行的就是与全体文官的合作,如果没有取得他们的同意,办任何事情都将此路不通。在当时的全国情况下,倒也是相安无事地过了很多年,政令也上下相通。那么,政策是否是可以不和农民合作呢?

我们所处的时代和当时万历年间是不同的,这个世界是开放的,是发展进步的,百姓是追求美好生活的,是有着广阔的渠道发表个人见解的,甚至可以利用舆论来实现正当利益。因此,为政者不可能还像当时的官员那样愚弄百姓,政策必须考虑百姓的意愿,否则根本难以执行下去。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的国家领导人反复强调要以人民为中心的缘故。任何制度起草制定,必须考虑百姓的利益是否实现,是否受损,百姓能否心甘情愿地接受,否则,这项制度就难以推行下去。有些地方政府或者利益团体与人民利益相违背时,在推行国家政策的时候推诿、打折扣,在过去可以,在现在就难以行得通了。网络发达的时代,信息即使传达,百姓是会比较会对比的,一个地方的政令是不可能保密的,执行过程打个折扣立即就会有人发到网络上,推波助澜成为舆论,媒体舆论的监督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官员的政治行为。因此,当前社会的政策推行应该是靠人民的,这就是社会的进步。

读书是一种享受,读书又会带来无穷的思考,拓宽思路,体味悠长,岂不是一件乐事?因此,工作之余,读一本好书,慢下来,让思维跟得上步伐。




鲁商集团         Copyright © 鲁ICP备05017874                                  技术支持-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