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长河上
——读《习近平在厦门》《丝绸之路》等系列书籍有感
杨立华
历史从来就不仅只是历史。
历史,是大江大河,汪洋恣肆,汹涌澎湃,浪涛滚滚,潮起潮落。
身处当下,我们如一粒微尘,处于历史时空,目睹着新冠病毒席卷全球,目睹着肉眼看不见的纳米级病毒对世界秩序的侵蚀,目睹着国际局势的疯狂表现、政治世界的风云诡谲。
我们不敢相信,不时在质疑,心中难免疑问,为什么会这样?如果把时针向未来拨动几十年,回望现在,或许心中疑虑可以纾解。但是,当下的疑惑如何解答?
不妨站在此刻,回顾历史。
为什么要拿“历史”作为本文的开篇,是因为,不得不客观地被动地羞愧地承认,我们总是在遗忘“历史”、丢失“历史”。值得庆幸的是,“历史”一直以书籍为载体流传下来,现在的问题就是:
你要不要打开书籍?
这枚历史的沙漏,流下的是答案吗
今年,我离开工作八年的公司,进入山东文旅集团,结识了一群为文旅事业奋斗的青年人。我们来自四海,因同一目标而相聚,记得今年三月初,我们十几个新文旅人围桌畅谈,有同事问道:“我们要交出什么样的答卷?”很多人都陷入深思。
“我们要交出什么样的答卷?”这个问题就像是一块石头在平静的湖面掀起了一圈圈的涟漪。我在交流时,拿桌上的沙漏举例。我说,现在还没有到交出案卷的时候,就如同这枚沙漏,一粒粒细沙穿越缝隙,由上落下,集而成堆,原本空空的沙漏,也变得充盈,答案就在其中,不言而喻。
书籍,就是一枚历史沙漏,承载着知识,也记录着答案。
由此,我们要如何应对当下,需要交给时间,交给历史。现行的工作指南,也可以从“历史”中去寻求答案。
寻找答案,回归初心。自去年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掀起一次次学习热潮。这次教育,让我们回归本心、重温初心。借着此次学习契机,我们拿起《习近平在正定》《习近平在厦门》《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等书籍,一起走回二三十年前的中国大地,跟随历史的见证者和同路人,感知年轻习近平为政初期的探索和奋斗,也正是从这些历史足迹中,作为年轻的我们,开始触摸到一名真正共产党员的“初心”。
很多时候,我们扪心自问,“初心”是什么样子,得出的答案多半是空泛,甚至有时会显得无力。如何更好地探寻“初心”,就需要我们走进“历史”,打开书籍。打开《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走进那段历史,那是一个15岁的年轻人在他的青春时代,在特殊历史时期完成的自我成长,我们能感受到那时期青年人的困惑与执著、彷徨与突破、迷惘与升华,也正是因这七年,青年习近平成长为“有追求、能吃苦、爱学习、办实事、懂辩证、敢担当”的共产党人,在他身上闪烁的品质为我们彰显了共产党人“初心”本源;打开《习近平在正定》,从访谈中,我们走近正定县委书记习近平,看到他为了正定百姓,睡在办公室,床上还铺着一条打满补丁的旧褥子,与大家同吃“大锅饭”,力排众议出台“正定人才九条”,这一时期习近平成长为“对党忠诚、善政为民、深入调研、求真务实、锐意进取、敢于担当”的“好干部”,为“初心”内涵做了新的诠释;打开《习近平在厦门》,我们和讲述人一起,回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厦门,一起领略厦门常务副市长习近平深入把握经济特区发展科学规律的远见卓识、切实解决群众所想所急所盼的为民情怀,这又是“初心”的时代注脚。
对“初心”的探求,或许樊锦诗用她的一生追求做出了最好的回答。阅读《我心归处是敦煌》,“敦煌女儿”樊锦诗在茫茫戈壁坚守心中挚爱——敦煌,半个世纪的默默奉献,在千年的壁画上描绘理想的荣光和时代的风采。我坚信,她对“初心”的践行是这本书承载的最大魅力,从文字中散发出的精神足以鼓舞任何人,又会潜移默化吸引追寻者。今年湖北耒阳留守女生钟芳蓉毅然报名北大考古系,这份坚定正是来自樊锦诗的生命感召。樊锦诗将《我心归处是敦煌》一书,赠送给她,并亲笔寄语“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梦想,静下心来好好念书。”钟芳蓉回信中写道:“我希望追随您的脚步去选择北大考古,选择为考古献身,也希望找到心灵的归处。”
你看,答案,就从这枚历史的沙漏中流出,而且,充满魅力与力量。
寻找答案,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选择,而是漫长的前行,需要不断地探寻、聚焦、调整、论证、优化,需要持续走进“历史”,从书籍中汲取营养,又能够不拘泥于“历史”,走出书籍,从自我感悟和消化中塑造自我品格。
从书籍这枚历史沙漏中,我们不仅能探寻到答案,更能够探寻出未来。
细沙流过,落地无言。
这条历史长河中的行舟,看到的不只是风景
2020年,一场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再一次打开潘多拉魔盒,病毒横扫世界,历史仿佛重演2003年SARS场景,但又更为壮烈。
新冠疫情初期,相关人员贻误时机、试图掩盖,让人们惊觉,“人类从未从历史中学到任何东西”。但是中国强有力的举措,高效且有效控制疫情,挽救生命,又让我们坚信,“历史教给我们的经验,拯救了现在”。
反观世界,美英等国家的种种反智表现,令人瞠目结舌,好似在反人类历史潮流。可是如果我们回溯下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或再更长远地看一下人类历史,就发现“太阳底下再无新鲜事”,川普的表演也不过尔尔。
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古语又云,鉴古知今。
历史类书籍是智慧的宝藏,翻开历史书,我们就会穿越古今,打破时间界限,与古人对话,学习古人智慧。
阅读历史书籍的过程,就如同泛舟于历史长河上,看夏商春秋明月闪烁,观唐高宋祖策马驰骋……
有一日,我恍惚感觉自己化身为“高元度”,在辽阔的太平洋中,孤舟向东方大国行进,不知道经受多少日夜的海风海浪,当看见前方海岸的时候,不禁惊呼:“前方就是大唐登州。”
如果你和我一样阅读过《丝绸之路:从蓬莱到罗马》(高洪雷著),你就会明白,我之所以成为“高元度”,就是因为我开始阅读这本书,不时地化身为“李希霍芬”“苏轼”“张骞”“玄奘”“高仙芝”“杜环”或“马可·波罗”等等,轻易地在脑海里“七十二变”,跨越时间空间的局限来了一场210天的丝绸之路旅行。
阅读《丝绸之路》,有一种旅行的快感,不仅是地理空间上一次延伸探索,更是随时古今穿越的历史漂流。作为读者,随着作者的笔触,我们定点观赏了纵贯东西大陆的十五个城市的历史风貌和风土人情,更能够领略地域中的古今风云。也就是在这段跨越东西、纵贯古今的阅读旅行中,我们看到了追寻、求知、探索、跋涉,更看到了疯狂、混乱、荒诞和毁灭,它们交织成为历史,为我们展现出一片接近真实、既远且近、色彩斑驳的历史天空,让我们看到,更要我们感悟:历史纷纷,众流奔腾。
在阅读另外一本同名书籍《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英国]彼得·弗兰科潘著),又能领略到别样风情。一条丝绸之路不仅对中国显得重要,为当今的“一带一路”提供历史基础,也在西方历史研究中成为重点。阅读本书,我们又能够超脱于“丝绸之路”,看到“信仰之路”“基督之路”“变革之路”“和睦之路”“天堂之路”“黄金之路”“战争之路”等,深刻感知历史的复杂和艰难,一条丝绸之路,就是一部世界史,这条路不仅仅是历史上的那一条路,它一直延伸到现在,影响到现在,也一直左右着现在的局势。
阅读历史书籍,不是在平静地看历史故事。行进在历史长河中的这叶小舟,何止是看见风花雪月,更是看见刀光剑影、铁蹄铮铮、硝烟滚滚,更会是在历史长河上经历惊涛骇浪、地崩天裂。
我们看见的何止是风景,更是命运。
历史浪涛,奔涌不息。
历史从来不仅只是历史,那记录在书籍里、镌刻在石碑上、吟唱在诗歌中……的历史面貌,犹如浪潮翻涌,携带泥沙,滚滚不息,冲进了汪洋大海。
这样的历史,一直在被记录、被发现、被遗忘、被重塑、被利用、被打扮、被还原、被传播……但真实一直在其中。
身处当下的我们,不能蒙蔽于眼前之所见,要能够跳出时间筑牢的圈套,要能静下心来阅读,端坐在历史长河上的行舟中,仰望星空,欣赏亿万年亘古不变的星辰,想象某颗星星或许不经意留存了来自唐朝的一片倒影,那片倒影记录的故事,你不心动吗?
那么,请打开书籍吧!
用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