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而温暖,孤独而坚韧 ——读《我们仨》有感

返回列表

平淡而温暖,孤独而坚韧

——读《我们仨》有感

苏 蕤


在我小的时候,经常会想象“未来”的样子,我想长大后的自己应该会住进城堡一样的房子,像“公主”一样生活……是的,没有更加具体的概念,但是因为有炫彩斑斓的“未来”装在心里,感觉连那时做的梦都是糖果味的。

时光总是在不经意间溜走,转眼间,我早已成年,走到了小时候以为的“未来”的年纪,我没有住进城堡,也没有成为公主,我甚至都已经忘记小时候那些糖果味道的梦了,的确,很久很久没有再想起过那些曾经期待的炫彩斑斓。走过了“而立”,正在向着“不惑”进发,还是会做梦,只是已远离了糖果的味道;还是会期待未来,只是越来越具体,越来越缺乏想象力;经常会思索生命的意义,是啊,我越来越懂得,所有的梦想,所有的斑斓的、具体的未来都是基于生命,可是生命到底是什么呢?

很早就将《我们仨》这本书买到了手中,一直想要拜读,却没能抽出时间(或许只是借口),当得知杨绛女士去世的消息后,感觉格外悲痛的同时,心中燃起了强烈的愿望,想要读一读这本书,想要听这位百岁老人讲讲她人生的故事。打开书之前,我想这里的故事应该是悲情的,杨绛和她的先生钱钟书,一生不可谓不坎坷,步入老年,生活逐渐安稳的时候,又痛失唯一的爱女,无论对谁而言,这样的一生都不可谓不苦,甚至刚刚读完几页,读到《我们仨失散了》的章节时,光看到题目,我便心痛不已——当自己已年老之时,在两年内连续失去至亲的那份痛简直不敢想象。然而继续读,那份揪心的感觉却逐渐淡去,一位睿智包容的母亲Mummy娘,一位聪明单纯的父亲dear Pop,一个活泼快乐独立的女儿阿圆逐渐跃然纸上,一个充满书香与爱的家庭故事在我的面前展开……随杨绛女士沿着时光走到了她和钱先生初遇时,那时他们风华正茂,一见倾心,就这样,两人携手走上了共同生活的道路,后来又喜得一女钱媛,开始了三人的生活。钱先生童心未泯,经常逗钱媛,乐此不疲,一直到暮年,仍是如此。故事从梦引入,在一个不知是什么的地方?太阳已经落山,黄昏薄暮,杨绛走丢了,她着急,她喊着钱钟书的名字,声音在空空的旷野中回荡……当她向钱钟书讲起这个梦时,钱钟书只是淡淡地说,老了。是啊,转眼间他们老了,两位一起走了大半生风雨,无论一个眼眸,一抹微笑,彼此都已经了然于心,在这样一个学者的家庭里,女儿圆圆是异常活跃的,为这个家庭带来许多的欢笑,她是他们的女儿,可有时却像两位老人的跨龄好友,他们各自有各自的工作,却总是相处得愉快,家里始终洋溢着温馨。

细腻的文笔,平缓地述说着心事,委婉温暖。《我们俩老了》是晚年时对钱钟书、钱媛的回忆,《我们仨失散了》是在亲人们相继离去的那些年,杨绛女士自己支撑着家,照顾着这个家,《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杨绛女士用自己的笔诉说着亲情的姿态……书中没有可怕的呐喊,没有无助的彷徨,只有一位母亲对女儿的思念,一位妻子对丈夫的怀念,每一个字都像花儿一样绽放着。

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像一场梦,真真假假,悲欢离合。杨绛说:“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和平常的家庭一样,一同承担困难,一同享受快乐,平平淡淡的过日子,他继而说道:“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是啊,人生如此,平凡中蕴含着一点火花,潜藏着一点不寻常的巧合。

合上书,我思绪颇深,书中的笑与泪都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间,故而静默良久。生命实短,工作的压力,家庭的琐事,我们有太多的理由说它是苦的,但是谁的生活不是如此呢?在这世间走一遭,如果留下的记忆都是悲苦的,那该多么的遗憾?

“我觉得我的心给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像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我的心上盖满了一只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这时泪一起流下来,胸中的热泪直往上涌,直到喉头,我使劲咽住,但是我使的劲儿太大,满腔的热泪,把胸口挣裂了,只听得叭嗒一声,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东西,迎面的寒风直往我胸口的窟窿里灌,我痛不可忍”,那是描述怎样的一颗母亲的心啊?心碎了,掉在地上,又加上寒风直往胸口里灌,谁能忍受这般的痛彻心扉?读到这些充满悲情的文字,给我以强大的震撼,情不自禁地抚摸着自己的胸口,泪水如泉水一样盈眶而出。然而,即使这般,杨绛女士的文字仍是温暖的,她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纪念与怀念着自己至亲的人,用自己坚韧的方式书写着生命的意义,生命本不完满,但她仍可温暖!

我苦苦思而不得的生命意义似乎有了答案,是啊,生命的意义更多的不在于结果,而在于经过,而我们一直追逐的幸福,其实也只在自己手中,幸福不是具体的事物,而是一种能力。生命本就平淡,但不影响她的温暖;人生本就孤独,但应保持她的坚韧。

平淡而温暖,孤独而坚韧,我想,这就是我们应该追随的生命本色!


鲁商集团         Copyright © 鲁ICP备05017874                                  技术支持-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