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风而行,向阳而生
——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张素文
不知你是否有过类似经历,特别美好的礼物在拆开之前反而会有所迟疑,生怕辜负了这片美好,所谓“近乡情更怯”的一种情绪吧。对于个人而言,这份美好的期待可能是一部盼望已久的电影,一本广受好评的图书,抑或一种向往已久的美食。于我,《追风筝的人》就曾经是这样的存在。
《追风筝的人》曾在我的书单里躺了很长时间,我知道它是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曾是美国2005年度排名第三的畅销书,通过讲述两位阿富汗少年阿米尔和哈桑一起追风筝的故事,分析了人性的背叛与救赎;我还知道它近些年来一直高居各大图书畅销榜前列。是的,关于它,未通读之前我知道的只有这么多,却也不止这么多。因为单是“风筝”和“少年”这两个词都会不禁让人联想到那些年少时的梦想,追逐以及与之相伴的懵懂、疑惑和那些为赋新词强说的愁。
事实上,读完整本书之后,我发现它确实让我“怯”得有道理。书中娓娓道道来的那些关于友情、亲情以及爱情的故事看似轻描淡写却无一不扣人心弦、感人至深。我想它之所以如此引人共鸣,可能是因为人们从中都会找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影子吧。为那些儿时与朋友相依相伴的美好时光而欢喜,为对父母之爱求而不得而失落,为对朋友的背叛而苦恼,为背井离乡而惆怅,为战争的残酷而厌恶,为自身的救赎而奋不顾身,为追逐心中的梦想而奋勇前行……我想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经历这些情感。我们见证过美好,也经历过黑暗。但无论我们道德和情感的天平曾如何摇摆不定,无论我们犯过什么罪行,内心曾经如何负疚挣扎,我相信只要我们像书中的阿米尔一样,初心不改,循梦而行,终归会寻得那条“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小说从阿富汗富家少年阿米尔和仆人的儿子哈桑的亲密友谊开始,作者以温暖细腻的笔触描写了阿米尔和哈桑儿时的快乐时光。他们一起追逐嬉戏,一起闲逛看电影,一起爬山摘石榴,彼此陪伴,形影不离。那些细碎而温暖的瞬间不禁勾起我们童年里最美好的回忆——朋友,特别是像哈桑一样善良、正直、忠诚,随时为朋友挺身而出的伙伴,应该是我们童年里最珍贵的回忆吧。
如果说朋友是童年里美好的代名词,那么父母应该是很多人童年阴影的原罪者。阿米尔一个衣食无忧的富家少爷,表面光鲜亮丽,但内心却为赢得父亲的关爱而备受煎熬。父亲勇敢聪明、事业兴旺,就像阿米尔说的“父亲随心所欲地打造他身边的世界,除了我这个明显的例外”。父亲曾与黑熊搏斗,而我在别人抢我玩具时却从不反击;父亲是个狂热的足球爱好者,而我非但不喜欢玩足球,甚至连个合格的观众都不是;而对于我喜爱的写作,父亲则连看一眼的兴趣都没有。他说“要不是我亲眼看着大夫把他从我老婆肚子里拉出来,我肯定不相信他是我的儿子”。每每读到此处,我都会想有多少人年少时曾经被父母的冷漠所伤,有多少人从小就生活在父母的光环之下,被父母打上“我小时候可不像你一样如何如何”的标签,又有多少人的童年是活给父母看的,为了得到他们的关注和赞扬,年少的我们不得不一遍遍调整自己的兴趣爱好甚至情绪性格,只为赢得父母的肯定。我想那句“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有时却是计得了深远却忽略了眼前,即使以后再大的功成名就或许也永远弥补不了童年的心理创伤。
尽管书的第一章就讲了“1975年的冬天发生的事改变了我的一生”,尽管前期做了很多的铺垫,尽管我已经有心理准备,但因着想让童年的那份美好再长久一些,所以当故事中的“背叛”真正来临时我仍觉得是那么猝不及防。十二岁那年的寒冷冬日在万众瞩目下我第一次赢得了风筝巡回赛,我与父亲的距离如此之近,触手可及。只要那个兔唇少年帮我追回那只象征胜利的蓝色风筝我就可以让父亲为我骄傲。一切是那么美好。但这一切的美好都在我放弃哈桑的那一刻消散了。我亲眼目睹哈桑为了保护那只风筝而备受凌辱,但我却没有勇气去救他。一边是渴望已久近在咫尺的父爱,一边是一起长大的忠实的哈扎拉仆人,两者交锋,最终,情感的天平倾斜到了父亲一端。我放弃了哈桑,放弃了那个喊着“为你,千千万万遍”的朋友。我用哈桑的牺牲换得了父亲久违的拥抱。但就像《断头皇后》里所说“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都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我得到了父亲一时的关注,代价却是童年的那些美好时光一去不复返,换来了一身的枷锁。小说至此温馨及止,往后的阿米尔身上所有的故事都带上了那个叫自责愧疚的烙印,他刻意疏远哈桑,对他的讨好避之不及,最终他设计赶走了阿里和哈桑。从此天涯陌路未相逢。这段关于人性、关于背叛又关乎宗教、社会、历史文化的章节,我读了好多遍,每次都心生悲悯。为哈桑出身的卑微,为阿米尔的软弱,为施暴者的残酷、为父亲的虚荣又或许为自己年少时也曾犯过的错。
可谁的青春没有彷徨,谁的青春没有遗憾,谁没在青春里受过伤、犯过错?我们都有过,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否在经历风雨后重新认识自己,审视自己,能否找回初心,勇于面对,重新起航。关于哈桑的故事并没有因岁月的流逝而遗忘,也没有因异国他乡的环境而淡漠,它时刻萦绕在阿米尔心头,即使在他找到爱情之后也没有勇气向爱人敞开心扉,卸下那心灵的枷锁。张爱玲说:真正能治愈你的从来都不是时间,而是明白。所以当老朋友拉辛汗打来长途电话说“来吧,这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时,阿米尔终于鼓足勇气踏上了回家的路,救赎的路。
小说用大量的篇幅描写了三十八岁的阿米尔重回阿富汗的心路历程。当我时隔多年听到哈桑的死讯时,当我亲眼看到他写给我的信时,当那些谎言、背叛和秘密被揭开时,当拉辛汗让我去战火纷飞的喀布尔接回哈桑的儿子索拉博时,那么多复杂而炽烈的情绪包围着我,我内心挣扎徘徊,我要冒着失去一切的危险,只为带回那个哈扎拉男孩么?一边是异国安稳舒适的生活,一边是失去双亲深陷牢笼等待救援的孤儿,当再次面临抉择时我该何去何从?这次最终我选择了遵从自己的内心:“现在我老了,但是也许还没有老到不能为自己挺身而出的地步。”于是,我再次踏上了那片曾经有过无数美好的回忆,如今却满目疮痍、民不聊生的故土。我此去为救那个男孩,也为救1975年冬天里那个迷失了自我的阿米尔。几经周折,当我看到索拉博时,我也见到了那个囚禁他的人——那个曾经伤害哈桑的反社会分子阿塞夫,一个曾经让我害怕到放弃哈桑的魔鬼。可是这次我没有退缩,或者此行我早已破釜沉舟无路可退,只能勇往直前。当我在他的不锈钢拳套招呼下变得体无完肤、面目全非时,我却放声大笑,因为魔鬼虽然可怕,但禁锢心灵的枷锁更沉重。那一刻我笑,因为我心病已愈。最终的结局,那个勇敢而善良的索拉博一如他的父亲哈桑一样救我于危难,我俩逃出生天。我救了他,他也救了我。一段充满危险、凄凉、勇气和担当的被救与救赎之路在作者笔下描绘得如此真实而震撼,洗涤我们的心灵,给予我们治愈的力量。
救赎之路以后我本以为会迎来一个常见的充满欢乐的大团圆结局:亲爱的阿米尔和善解人意的妻子索拉雅带着他们的侄子索拉博,一家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多么温馨多么美好。可是,如果真是那样的结尾,会不会也仅仅是存在于小说作品中的故事?真正的生活会是那样吗?从此阖家欢乐,一帆风顺再无波澜?不,生活并非印度电影。真正的生活从来都不是设定好的那样按部就班,每次都以喜剧收场。真正的生活总是充满诸多的意外和变数,结局也不一定总是皆大欢喜。就像索拉雅满心欢喜地为索拉博的到来准备了很多礼物,而沉默的索拉博却毫无反应一样,生活总是有很多的意想不到,我们不得不面临一次又一次的选择,但这又如何?小说结尾风筝比赛中索拉博的微微一笑又给了我们温暖前行的力量。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见天地见众生,更要见自我。或许前路漫漫,荆棘丛生,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像书中的阿米尔一样勇敢地认识自我,初心不改;像哈桑那样虽身处底层,经受磨难但却始终心怀善意、缓慢前行;像索拉博一样经历黑暗却最后逐风而行,向阳而生,那我们的风筝一定会飞得又远又高。愿你我出走半生归来仍是赤子少年,就像歌中唱的那样“我还是曾经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时间只不过是考验,种在心中信念丝毫未减,眼前这个少年还是最初那张脸,面前再多艰险不退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