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读高洪雷先生《楼兰啊,楼兰》

返回列表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读高洪雷先生《楼兰啊,楼兰》

赵长珂


沉静心绪,细细读完《楼兰啊,楼兰》,掩卷之时,许是心灵的相通相识,也在“一个可以填一阕好词的午后”,也感觉是“最轻松惬意的时刻”,我仿佛听到玉门关前的战鼓,拥挤驼峰、大漠一泓,也似乎看到小河公主的婉容,羌笛悠悠,驿马声声。

窗外的雨刚停,喜鹊和夏虫又有了动静,瞩目望去,整个校园烟雨溪梦,透出十分的仙气。遥遥的黄海,海天一色,白浪滔滔,有海鸥穿过云层,在海天之间翱翔。海鸥把我的思绪放远……

“楼兰,一个诗意苍凉的名字,一个失踪已久的远古神话,一个神秘的西域古国。”——楼兰是无数人追求的梦幻!该怎样讲述楼兰?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会以怎样的方式呈现?在我读来,高洪雷先生的写作,大概与孟子“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有异曲同工之妙。聚焦楼兰的几个关节处,将波涛汹涌处讲清楚了,楼兰的前世今生也就大体不谬,这让人不得不由衷佩服作家讲述历史的深厚功底。

作者并非“挥手起风雷”的政治家,也非“领兵布阵叱咤风云”的军事家,可读《楼兰啊,楼兰》,却见他的大气和高远。作者既有地质工作者、考古工作者的严谨和扎实,又有田野调查学者的实地参勘耐心,同时,又具备瑰丽自然的想象和优美轻盈的文笔,因此,久远而厚重的历史总是能够通过他的笔,走近我们,让我们看到复活的人物,精彩的故事,生龙活虎的争斗和鲜活的爱恨情仇……古也好,今也好,从没有谁能把楼兰写得这么入骨,写得这么真实,写得这么贴近人情,写得这么富有哲理,且不乏浪漫主义的人物刻画和物事再版,有自己的卓越见识,成为了一种传承人类文明的正能量。

“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读《楼兰啊,楼兰》,好似阅读一部历史经典,把你从近代带进了远古,从远古又回归于近代。多少故事、多少情节、多少感人的语言,拉长了时间的镜头,让我们得以顺着历史的星月,去到美丽的孔雀河、神秘的罗布泊、绵长的塔里木河、姜赖之墟,看到小河公主、楼兰新娘、吐火罗人,亲身体味造山运动把喜马拉雅山挺起,把海分开。全书以历史为线索,从汉朝开始,徐徐写到清朝,写到封建社会的结束,着重书写游牧到农耕、商贾文明在当代的延续和发展,丝绸之路在当代农业生产和商贸中的巨大作用,以及西域的风土人情,在讲述主体与沧桑历史的对话中,楼兰的历史真相斑驳陆离地呈现出来。作家以想象的方式,写汉武帝的雄心,写丝绸之路的现实意义,写丝绸之路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于是便有了“丝绸之路”的“千古之功”。“这些鲜活的描述,合理的想象,细微的推敲,在还原历史的同时,也向世人展示他的一握柔情。”透过历史的氤氲,仿佛穿越到铁马秋风的戎守、翠华摇摇的车队,听见了铿锵而来的马蹄、横渡朔漠的呐喊,也仿佛行进在两千年前的丝绸之路古道上,古老的车辙如同一曲交响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政治、军事、经济、意识形态四种权力互相交融,四种权力的不同耦合导致了不同社会的变迁。那时的楼兰处于亚洲中心腹地,交通枢纽,是欧亚大陆最繁华的地方。那时的西域大小国家五十多个。利益野心争霸在这里膨胀,这里又成了战场,历年的战争,给人们带来了灾难,破坏了生态文明,破坏了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这生命的绿洲,人间向往的伊甸园,终于成了黄沙漫天的死亡之海。由此,我想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和平共处下各地各国都会受益,这是适合人类发展经济的“通天大道”,这个问题,我们在《楼兰啊,楼兰》一书中读到了,作者的思想已经十分地透视出此意。

法国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说:“历史学就是要探索错综复杂的原因,它并不害怕发现原因的多元性,因为生活本身就是多元的。”我们运用时空关联,解释历史事件原因;挖掘史料关联,理解重要历史结论;利用性质关联,理解重要历史概念。这也在书中求得了印证:不写汉朝与匈奴的天下大势,丝绸之路的重要性、西域五十多个国家兴盛,历史功绩就难以体现;不写宋朝“富而不强”、元朝以马背民族驭天下的特殊历史情状,楼兰的艰难性和强国利民的价值就难以凸显;不写清末抵抗八国联军的大逃荒,就显现不出西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写民国西方探险家西域探险,就不会显现出中华知识分子对西域文物的保护,不写彭加木的失踪,就不会看到当代对罗布泊的亲吻,不写“我”与楼兰扯不断的种种关系,就显示不出楼兰与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命运交织;不写这方土地上的经济、文化、教育、人情世故以及人的价值支撑等各方面的面貌和表情,就看不出这条古道对文明和文化的塑形有多大的作用。

“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书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怀最让人触动,在观照西域日新月异的同时,作者并没有忽略那些有价值、人文化的具体的人与事,这就是与楼兰有关的诸多“毛细血管”或“青萝紫葛”。比如楼兰人的猎渔小舟、麻布盖头,楼兰人喜欢的面食、信仰的佛教,西域盛产的物种,商号的制度,乐善好施的家风,民间书院以及文化的关系等。历史壮阔的波澜不能也没有遮掩这诸多“毛细血管”为历史添加的光彩。可以说,正是这些“毛细血管”的汇集才构成了历史的草原鲜花繁茂。

作者用他的思想和知识在书中告诉我们,每个人在人生转折时期,都面临着两条路,一条是迎合众人期望的路,能较顺利地获得计划中的赞许和掌声;一条是顺应自己内心的路,或许经历了挫折,并无人喝彩,或许在风雨后能获得意外的成功。正如书中喻涵的道理:塔里木河的改道,象征着历史变迁,文化的改变,新文化与旧文化的一种撞击,足以说明,世界文明永远不是停滞不前的,它是活力的,遇到合适的时机,就会变化,甚至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想这种变化就是生命吧?

作家把历史性、纪实性、文化性、艺术性聚为一体来创作《楼兰啊,楼兰》,用更多的资料做调味,还原历史真相,使罗布泊、楼兰更加清晰,具有现代价值和历史价值。作者把对历史的独特洞察与写作的融入性、文学的生命力、作家的个体使命等系列主题展开论述,告诉我们,那远去的、被风沙掩埋的、被遗忘的楼兰史,是中华民族的另一种文明,我们要尊重,更要续写,因为有了这另一种文明,中华民族文化将更加灿烂,更加完美!

《楼兰啊,楼兰》不仅写了丝绸之路的形成史,更写了一条天道对西域地区农耕文化的塑形,不仅是对一个古代国度的慨叹和致敬,对西域文化传统的骄傲或赞誉,更是以一个当代作家的忧患意识书写了他的“楼兰”。这也正是《楼兰啊,楼兰》的当代价值和意义。

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书中可以洞见“古仁之心”,能够感悟“忧患之心”。作者用无限的民族情怀,把心中的梦还原,还原一个真实的楼兰,无论从大的时空背景,还是细小的故事,都令人看到感人心扉的场景,留下无尽头的读后所思......



鲁商集团         Copyright © 鲁ICP备05017874                                  技术支持-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