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河,永远的爱——《梁家河》读后感

返回列表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故事,每个人心底的记忆中,都魂牵梦绕着一条或奔流不息或缓缓流淌的河水。古有“望大河之洲渚,悲中徒之抗迹”的爱国诗人屈原之情怀;今有“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的气壮山河的毛泽东之诗句。而今天,我从一本不起眼的《梁家河》中,读到了朴实无华中的大智慧,细微琐事中的大情怀。

“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这本书的封面上,习近平总书记一句简单质朴的话,让我不禁陷入沉思。在你、我、他的一生中,是否还能找到属于自己梦开始的地方……

从倒叙的故事开始,我跟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去追寻那个年代发生的故事。年仅15岁的习近平登上了开往延安的“知青专列”,怀揣着对延安革命圣地的崇高敬仰和向往,他踏上了征程。同往的伙伴们并不知道,习近平一颗年少的心中满满的都是使命。

梁家河,一个偏远封闭、落后贫瘠的小山村,成为习近平人生的“第一步”。从与当地老乡颇有距离感的第一次接触,到只身耕作在田间地头,发誓扎根农村一辈子的过程,仅仅只用了五个月。从满腹苦闷想当“逃兵”,到只要有机会就钻到群众中,以“团结观”大局意识融入到老百姓中,也仅仅用了不到半年。习近平从梁家河的老百姓身上,看到了中国成千上万的贫苦老百姓的身影:贫困、原始、落后,生产方式、居住环境、难以温饱,这些真实的画面让年轻的习近平心中很快形成了为劳苦大众谋幸福的执着信念。

习近平在担任梁家河支部书记时,时刻为群众生计着想,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千里去学习沼气技术,带领人民建立沼气池,让人民群众真正受益。并谋划建立了铁艺社,促进了生产,又给社员办了实事。头脑灵活的习近平又在梁家河办起了缝纫社、磨坊、菜园,致力改善民生环境的习近平还为村里打了一口甜水井。点点滴滴的小事,却映射出习近平对梁家河的情真意切,一心为公。“人民公仆”不仅是一个代号,只有心中每时每刻装着群众,一切都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才是“不忘初心”的最好写照!

“饮水思源不忘本,拳拳赤子来报恩”,对家人、对国家,习近平都用感恩的心态回报。书中很多细节让我感动,习近平的针线包上绣着“娘的心”,这正是他对母亲的思念和感恩。酸菜中的农村情结和感激梁家河的一山一水,一人一事的肺腑之言,让我仿佛走进习近平总书记那颗满怀感恩的赤子之心。

梁家河,习近平总书记心中那条温暖和激励了他一生的故乡,是他挥洒青春和汗水,留下青春的足迹,志存高远走向新起点的爱之河。在这里,他经受了磨难,锻造了意志,也磨炼出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真挚为民做事的朴素情怀。正如他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所言,“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茫、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轻轻合上这本书,朴素、感人的文字让我如沐春风一般。耳边仿佛响起陕北高原上老乡深情豪迈的歌声。那是黄土地上、窑洞边最质朴的呼唤。正是心连心的鱼水之情,恤民之意,让我们的习近平总书记无论走到哪里,一直惦记着养育过他的黄土高原。而磨练出他坚韧自信精神的梁家河,成为每个怀揣梦想、甘于奉献的青年人的向往之地。

禁不住,我的思绪跟随时间,回到我最初梦想的地方……

俗话说,家有半斗粮,不做孩子王。十八年前,刚刚大学毕业的我踏入学前教育的大门时,欣欣向荣的学前教育形式等待发展的现状让我忘记了这句俗语。因为,我的内心还有一个懵懂的认知: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教育是最朝阳的事业。正如十五岁刚刚到梁家河的习近平一样,我也憧憬着未来,暗自立下了梦想:未来的我,要努力给未来天下的孩子一个最幸福的童年!

梦想在任何年龄到来,都不是迟到的约定。能够用自己的专业、用自己的奋斗为幼教做些什么?让更多的孩子们收获到有价值、有意义、对他们的长足发展有益的教育,为祖国的未来奉献些什么?这些都是我梦想的起源。梦想需要脚踏实地的践行,于是,没有任何幼教工作经验的我,从学习对孩子展示爱的笑容开始,一点一点的去积累经验,每次和孩子们近距离接触的机会、每节教育活动,都被我视为最珍贵的锻炼机会。当时,为了服务家长单位开展了班车接送幼儿的业务,我义不容辞担任这个艰苦的任务。每天五点钟起床,坐第一班公交车从济南的最东边赶到最西头,接上第一名幼儿;晚上,灯火阑珊时送下最后一名宝贝儿。这样的路程,一走就是七年。七年中我所在的路线上零事故零投诉,朝夕相处的陪伴下,很多孩子亲切地叫我“妈妈”。而那时的我深知自己的不足,在业务上也努力进行钻研。在集团人才战略的培养下,我从一名普通教师,成为组长、副团长、团长,2010年,我又光荣的进入了总部任职,为更多的园所和孩子们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每时每刻,我都庆幸我选择的职业和坚持的这份梦想,因为这份梦想,无数的孩子在遇到花开的童年捕捉到花的芬芳,艺术教育在他们的心里埋下了真善美的种子。

2015年5月,经过党组织重重考验的我光荣地成为一名正式党员,当我站在党旗下宣誓的那一刻,仿佛看到踏上工作岗位后第一个拥抱的孩子眼睛中闪烁的星星。我深知,作为一名党员,我更需要全心全意为群众、为孩子们做好服务、永远持有一颗奉献自我、拼搏进取的决心。

从2016年到2019年,在我的主持策划下,连续四年在山东美术馆举办大型儿童画展。2019年正值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机缘偶遇,我接触到致力留守儿童艺术教育扶贫的公益组织。当我得知在广大农村缺乏美育师资缺少艺术教育资源,缺乏最基本的美育教育的时候,我心中仿佛看到一幅缺少了色彩的图画。留守儿童,这些孩子们自身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呵护,又缺少温暖心灵、表达内心世界的艺术活动,他们的童年能快乐吗?让更多的孩子享受更高品质的素质教育,成为我内心深处不能泯灭与替代的初心和使命。很快,在集团党总支的积极促进下,“艺术教育扶贫计划”应运而生。

于是,在属于孩子们的六月,“同一个世界,童一个梦想”为主题的大型画展暨艺术教育扶贫计划走向了全国各地,更多孩子的作品登上了山东美术馆的大雅之堂。在此期间,作为党员的我,下一线、编教材、跑物资,千里迢迢送教下乡。带着新的使命和寄托,我和众多青年团员、党员志愿者在一起,走进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里耶中心小学幼儿园、滨州沾化立国乡中心幼儿园、淄博博山区崮山镇中心幼儿园,为那里的孩子送去画材、送上一节优质的美术课,以及凝聚了单位全体师生心意的祝福。爱是一把火,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社会爱心人士、普通党员、团员、教师加入到爱心联盟中。在短短的一个月中,87个团体1506位捐赠者,在腾讯公益平台捐出了20余万元的“艺暖包”教材、教具和画材。而此项公益活动在2019年6月,被中国民办教育协会评为“党建特色项目”。

忘不了,湘西游水河畔的淳朴乡音;忘不了,里耶镇上留守儿童黑黝黝的胆怯的小脸和渴望的眼神。就像从梁家河走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牵挂那里的老百姓一样,每一个孩子的童年装在我的心中,我的梦里。

一本书,一部心路史;一条河,一段终身难忘的记忆。只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能够为国家、为人民、为孩子做点事情,哪怕微不足道、哪怕只是一条小溪。在将来的某一天,爱定会凝聚成江河,汇聚成海洋。这是一条心中的河,这是我们永远的爱!


于 慧

鲁商集团         Copyright © 鲁ICP备05017874                                  技术支持-鲁网